• 洄家之路

    頭前溪聚落文化行動成果

     
    頭前,就是溪…
    循著洄家之路,我們走回母親河畔的大河聚落
    聚落生命慶典敲響著,眾人的眼睛正閃爍
    我們歌唱、我們聊天、我們畫出老聚落的新地圖
     
    洄家之路從自己成長的土地開始啟動,以屏東市前進里社區(頭前溪聚落)為行動據點。
    社區是屏東市最靠近高屏溪流域的鄰里,我們藉由行動挖掘地方特色,
    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,進而重新認識頭前溪聚落,
    同時也不斷地思考,我們還可以為這片土地留下什麼印記。
     
    此次主題為:「路」,我們兵分三路,分別為:日常之路、水流之路、歷史之路。
    以藝術創作觀點作為地方故事採集之手法,從「民俗信仰」、「在地生命經驗」、「社區環境紀錄」三大主軸,
    發起與社區居民共同創作參與的行動,串起在地風土的記憶與回憶。
  • 行走式展演

    2022.11.20 19:00-20:00
  • 展演前大家在公地(大廟前)集合,帶上導覽機,準備跟我們一起聽聚落的故事。

    故事的一開始從103歲義賽伯公12歲時與母舅一起拉著牛車,到鳳山運回來這棵小榕樹開始…

    頭前溪菜市場曾經最熱鬧的回憶…

    賣菜飛龍總是穿著西裝,我們進入菜市場伸展台,來一場西裝走秀!

    頭前溪聚落地圖,我們一起貼出老聚落的新地圖!

    找到自己的家!

    鐵橋、河流的連結,與在地的生命記憶之路,我們終於洄家!

    有多少時候,可以跟居民們一起散步在社區呢?

    人來人往,

    人走了總會留下什麼?

    陣陣呢喃…

    阿母離開已多時

    心情仍然放不開
    若是想起了過去

    思念親像針塊偎

    小時候阿母顧家、到我們成家,阿母替我們款嫁妝,看到這條阿母給我的金項鍊。

    「好,我會記得你說的話,我會好好過生活。」

    找到社區具戲劇張力的場地,

    加上對話,「畫面說故事」是洄游邊境團隊的專業之一。

    時間的河流繼續走,

    生命記憶像是沒有加蓋的水溝,還能看見小水道的清澈。

    我們趁著大家還記得的時候,

    趕快紀錄在地生命故事。

    迎王辦桌
    在庄頭,小孩有可以超晚睡也沒關係、也不會被罵的日子,除夕、正月初九天公生、還有就是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。

    大家快吃,免客氣!在我們這裡有流傳,如果迎王沒請客,就會衰小啊!

    為了聚落,我們乾一杯~

    觀眾戴上帽子,我們扮演

    體驗陣頭行走,

    洄家之路慶祭好熱鬧

    大家體驗宋江陣陣頭表演。

    將義勇公故事以歌仔戲形式呈現

    團隊成員瓊文用身段、唱念,

    展現義勇公保衛家園的慓悍精神。

    義勇公做大功祭典請水儀式紀錄影片播放著,

    觀眾專注看著。

    前進社區媽媽教室唱著頭前溪唸歌,

    這是屬於我們的歌。

    觀眾一起跟著唱,頭前溪的歌,會繼續傳唱下去…

    表演者大家一起合影,行走式展演圓滿落幕。

  • 洄遊邊境的洄家之路成果展終於告一段落…

    回到自己的家做故事採集、策展到展演,

    說實在,

    講自己的故事不容易,

    做自己社區的行動更是需要勇氣。

    還好,有我們的夥伴:姿婷、瓊文一家人、信衛、小戴、佳玲、我的家人、頭前溪的居民們、媽媽教室的girls、廟方等認同和參與,以及圓點設計公司文明的燈具友情出借。

    也謝謝教育部青發署願意支持我們;

    計畫導師鼎堯老師給予我們很多實質的建議,

    讓我們在規劃過程不斷撞牆期中,

    找到較流暢的方式。

    我們運用團隊成員的專業,

    融合戲曲元素、設計轉譯、故事編排等方式,

    使計畫成果轉譯成居民能接受和喜歡的方式,

    跟我們一起完成這次的成果。

     

    有多少機會能和聚落的居民們一起繞社區、

    一起扮演,一起聽故事,

    這次我們也用行動讓家人、居民知道,

    原來這是我們的專業;

    原來聚落文化這麼有意義!

    展演結束後,

    有好多居民給予我們正向的支持,

    甚至還有觀眾感動落淚,

    大家的回饋真的讓我們有繼續延續下去的動力!

     

    洄游邊境團隊是教育部認證的資深青年,

    因為資深,所以義無反顧。

    這次跟以往不同的是:我們多了鄉親們的疼愛,

    最後也要感謝一起來看展演的朋友們,

    謝謝你們聽我們說頭前溪聚落的故事。

    所有文章
    ×